推广 热搜: 区域  脉动真空灭菌器  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化  医院  招标  标识  CA认证  标志  导视 

浙医二院医师规培引进高仿真智慧模拟人SimMan,模拟手术也可以身临其境

   日期:2016-11-02     浏览:170    
核心提示:近日,由浙医二院麻醉手术部联合外科、护理部主办的多学科联合围手术期安全医疗模拟教学学习班正式开课,学员对象为外科医生、麻

 

 

近日,由浙医二院麻醉手术部联合外科、护理部主办的“多学科联合围手术期安全医疗模拟教学学习班”正式开课,学员对象为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等,而病人却是一个智能型模拟人,先来听他的一段自述吧:

我叫SimMan,你也可以叫我西蒙,出生在挪威,我的身价很高要100多万。前年我漂洋过海来到浙医二院,在这里有了新的家人。之前待在医院技能中心,去年又来到麻醉手术技能中心,瞧,平时都有护士姐姐照顾我。

 

别看我长得像个塑料,其实我能说话、会眨眼、会流眼泪,也有呼吸,心跳,跟你们正常人差不了多少。

除了我,我还有一些兄弟姐妹也来到中国。不过令我难过的是,大家往往是刚把我们买来的时候特别新奇,各种摸啊拿我们练手啊之类的,过不了多久却把我们遗忘在实验室里。

当我也正在为没办法展示才华一筹莫展的时候,浙二课题组的工作人员在我的肚子里装上了一个大箱子,听他们说这是“腹部嵌入腹腔镜训练器”,给我装上了这个,医生就可以在我身上做腹腔镜手术练练手了。

 

而且我还有新家了,一个模拟手术间,但配置完全按照一体化手术室配备,还安装了6个全场景高清摄像头,把给我做手术的场景完全拍下来,再传递到手术室外的示教室,让其他医生可以一边看一边学。

今天下午,浙医二院“多学科联合围手术期安全医疗模拟教学学习班”正式开学,主角当然是我,考验医生技术的时候到了!

每次手术开始前,我会被设置成一个病人模式,比如这一次我要扮演的是一名67岁的患者,你别担心我一开口就讲英文,我其实会讲各种语言。因为需要真实还原,这个情景里的“我”,声音来自一个67岁的男性,杭州人,提前录制完成。林大治,因反复右上腹痛2年,最近20天来加重,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收治入院。

 

手术开始前,医生问我,叫什么名字。我回答“大治”。他又问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手术吗?我回答“取胆囊结石的手术”……经术前核实后,手术正式开始了,我也进入麻醉状态。

想要了解我的身体状况,此时,医生只能通过监视器上的各项监护参数,如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气道呼吸率、血压等来判断了。

我也不是个安分的病人,会制造各种突发麻烦给医生,比如痰液增加、堵塞呼吸,考验医生处理紧急突发的能力。

 

假如手术中有操作不当,比如不小心把我的血管割断了造成的大出血,那么我的心跳就会发生变化,如果医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补救,我就可能在这次手术中“死亡”。

这不,情况出现——

麻醉诱导过程中刚开始辅助通气时,我就出现了手术室内过敏中最常见的肌松药过敏,同时因为过敏引致气道高压,这时候先帮我处理过敏,还是控制气道的问题摆在大家的眼前。

麻醉医生立即做出了正确决策,迅速帮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随后腾出人手积极处理过敏问题,让我转危为安。

手术进行到一半时,突然,生命体征监护仪上显示,血氧饱和度从100开始不断下降,呼气末二氧化碳从33开始快速上升。这意味着,麻醉中的病人出现了紧急状况。问题出在哪里?麻醉医生赶紧听诊,核查心跳,寻找原因。

大家都很紧张,最终麻醉医生意识到了这个病人有感冒病史和吸烟病史,可能是麻醉过浅引发分泌物过多堵塞气道。马上做了紧急处理,我又一次转危为安。

 

当然了除了操作的问题,这个手术室也被设置成各种状况都有可能发生的空间。比如麻醉时发生气源故障,突然停电,突然着火,考验医生们的反应能力。

以着火为例,主刀医生需要现场指挥,麻醉助手拨打呼救电话,麻醉医生负责监控生命体征保护我的安全,巡回护士则要第一时间去走廊拿灭火器,最后接到撤离的命令时要把我转移到安全地带。

 

可定制各种“身份” 每年培训七八百人

“这次模拟教学跟以往不一样,是在模拟器上完成相当于一个真实病人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包括从病人的准备开始,一直到心肺情况、心电监护、血流动力学,到腹腔镜进去把整个手术做完,再到缝合、术后麻醉康复。”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介绍,这样的教学更直观、更精准,能让年轻医生学习曲线缩短,操作到病人身上时会更加安全。

麻醉手术部主任严敏介绍,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毕业后医学教育着重于训练医生和护士的临床能力。我们国家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尚在起步阶段,目前的培训与考核体系还不完善,与临床相脱节。传统的“手把手”教学往往要在真正的病人身上操练,因此有可能对病人造成伤害,如何提高医师和护士的临床技能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

外科主任吴育连说,“传统的外科医师培训模式称之为师徒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在真实病人身上进行操练,这种直接在病人身体进行外科和麻醉操作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脱离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西蒙虽然是硅胶做的,但非常智能,对训练年轻医生成长有很大作用。”

同时,过去的模拟教学都是以各个专科各自训练的方式来进行,缺乏团队合作方面的训练,不利于真正参加工作时医疗活动的开展。因此,浙二联合了麻醉、外科、护理三方举办模拟教学学习班。

而当天,麻醉手术部模拟教学组长徐勇副主任医师,就在控制室里根据真实病例为西蒙定制各种“身份”或危情,主导模拟场景的运行;控制室外,外科主任吴育连、麻醉手术部副主任邬伟东、麻醉手术部副主任陈祥明、外科郑毅雄副主任医师、护理部主任金静芬和其他几位专家,一直在观摩室里根据模拟手术室中学员的表现进行实时点评。

据悉,教学中心每年能对七八百名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

 

 

 
 
更多>同类资讯中心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中心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幸会,有你~  |  会员服务一览表  |  匠心商学院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59医疗器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400633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4126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19-0004 (豫)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51号

提示:本网站信息仅供医疗行业专业人士使用,本平台上的提供的信息展示查询和搜索服务,旨为方便医械行业同仁,招商项目和投资合作有风险需谨慎,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