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医保局编制印发护理类立项指南(试行),同步出台优化调整护理价格政策通知,其中新设立“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是老龄化背景下的增量政策,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网友纷纷表示支持,称“这是一项好政策”“满足了老龄化社会的需求”“缓解了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压力”“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当前,满足住院患者生活照护需求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家属照料,但家属往往缺乏专业技能且由于工作等原因无法24小时守候在患者床旁;二是外请护工,但存在收费高、服务不规范等现象,容易引发患者不满;三是依赖护士,但护士数量不足,工作内容偏向于医疗技术操作,无法充分满足患者生活照护需要。大家之所以对“免陪照护”高度关心,是因为大量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照护需求,而现实中这种需求往往得不到充分满足。因此,如何为住院患者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优质照护,如何缓解“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后顾之忧,探索如何为专业护理资源不足的医院提供切实可行的患者生活照护解决方案,做存量改革显然是不行的,必须有新的增量政策出台。
基于此,国家医保局吸收地方试点经验,在立项指南中单独设立“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明确实行政府指导价。2024年底前各省对接落实立项指南后,试点地区“免陪照护服务”收费将有据可依。同时,为避免新项目被滥用,挤占有限的护理服务资源,国家医保局明确现阶段“免陪照护服务”仅适用于特级、Ⅰ级护理患者,且暂不纳入医保,患者或患者家属可自主选择由医疗机构提供的“免陪照护服务”,也可选择社会化、市场定价的护工服务。应该说,“免陪照护服务”价格政策恰到好处、影响深远。
对患者和家属而言,患者获益和家属减负加快实现。从福建、浙江、天津等地的试点经验看,医疗护理员有一定准入门槛,经过医疗机构的系统培训,能够协助护士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规范的照护服务,包括病情监测、饮食照料、康复护理等,有助于患者加快康复,也有助于减少因护理不当导致的风险,整体提升护理质量与安全。同时,过去患者住院往往需要家属长时间陪护,患者家属精神、体力以及协调相应工作生活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很多家属疲惫不堪,这也是部分人认为“看病难”的重要影响因素。“免陪照护服务”的推出,意味着患者家属不再需要全天候亲自陪护,可以专注于支持患者配合治疗和情绪疏导,“熬”的痛苦减少了,将大大减轻家属事务和精神负担。
对医疗机构来说,既有利于优化护理资源配置,也有利于规范照护服务环境。各地明确“免陪照护服务”项目价格后,医疗机构可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有的放矢配置护理资源,提供相应的照护服务,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分配,同时患者康复效率的提升,客观上将促进提高服务效率和改善医患关系。针对过去护工服务市场存在价格不透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免陪照护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收费依据和标准,也有助于规范照护服务环境。
从社会层面来看,多样化护理服务体系未来可期。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的医疗和照护需求日益增加,“免陪照护服务”可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照护服务,缓解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医疗压力,是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重要增量举措。同时,“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的设立,为护理行业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为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护理行业打开了新的预期空间,将有助于缓解护理人力资源紧张的状况,推动护理服务向更加专业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整体促进护理行业高质量发展。
总之,新增“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作为医保部门推出的新增量政策,目标是积极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新项目落地后有望实现多方受益,无疑将为我国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保研究院院长助理 蒋昌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