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区域  脉动真空灭菌器  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化  医院  招标  标识  CA认证  导视  标志 

转型医疗健康 可穿戴鼻祖Jawbone自救

   日期:2017-02-08     浏览:185    
核心提示:发布日期:2017-02-08 Jawbone转型可能需要摈弃纯硬件思路,更多地在模式上创新,培

发布日期:2017-02-08

Jawbone转型可能需要摈弃纯硬件思路,更多地在模式上创新,培养用户并提高黏性,从而挖掘用户的价值。   作为曾经的可穿戴设备鼻祖,略显潦倒的Jawbone未来的命运依然惹人关注。   据外媒消息,Jawbone正准备从可穿戴产品转型至医疗健康领域。未来,公司将面向专业医疗机构推出一种硬件和长期服务捆绑的模式。关于业务的转型,截至发稿,记者还未获得Jawbone公司的官方回复。   拓墣产业研究院穿戴设备分析师蔡卓卲分析认为,在财务困境下,Jawbone或许是希望以可穿戴产品收集的数据做基础,寻求医疗健康领域的转型。   “如果只是做一般性的医疗健康产品,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玩家,Jawbone没有核心竞争力,也没有品牌价值。而进阶到专业级别,Jawbone需要时间的投入提升产品可靠度,并且需要经过FDA认证,凭借初创企业的人才、技术、资金和品牌积累很难获得成功,因此它更好的归宿是与大的品牌厂商进行合作。如果没有大公司的帮助,以Jawbone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可能1-2年内经历裁员或倒闭。”蔡卓卲表示。   黯然离场?   2011年,以蓝牙耳机和扬声器为主要产品的公司Aliph发布了UP系列的健康手环产品,并且在同一年将公司的名称正式改为Jawbone。而在当时,对可穿戴设备的追捧正从硅谷蔓延向全球,Jawbone被视作这个领域的先驱。   然而,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在与Fitbit的捉对厮杀中,Fitbit保持了竞争优势,而Jawbone走向了没落。根据IDC的报告,2016年3季度,智能可穿戴市场保持了3.1%的微弱增长,整体销量2300万支。排名前五的公司依次为Fitbit、小米、Garmin、Apple和三星,曾经销量全球第二的Jawbone已从榜中消失。   事实上,Jawbone的困境已非一日。经历了与Fitbit专利战失利、和代工厂商伟创力诉讼大战、全球裁员、高管流失等系列问题后,这家红极一时的独角兽去年被传正考虑出售,尽管传闻后被否认,但其不断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   从诞生到现在,Jawbone一共获得了将近十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投资人包括摩根大通等,但Jawbone目前财务状况捉襟见肘。其距今最近的一轮融资是2016年1月完成的1.65亿美元融资,彼时估值15亿美元,与其巅峰时期的身价相比缩水一半。去年春季,投资公司贝莱德集团对Jawbone的身价进行了估算,称其估值仅为3亿美元。   易观分析师赵子明认为,Jawbone的产品主要在向下兼容上做得不好,出现了重新设计的APP不兼容前代产品的情况,导致很多粉丝用户对其失望。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功能跟进不及时,外形落伍。   蔡卓卲认为,在产品上,可穿戴产品少有核心技术,Jawbone起步早,一开始成绩好,后续也曾因产品问题经历召回。Fitbit在产品之外,竞争胜出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其将明确的产品定位传达给消费者,成功培养了品牌认知度,逐步树立了品牌形象。   在蔡卓卲看来,整体手环市场的成长率虽然没有那么好,但渗透率依然在逐步提高,但以偏低价位的产品为主。未来,附加价值走向手表,更多的厂商产品线会由手环拓展到手表,市场覆盖高中低端市场。   转型医疗健康   据外媒消息,Jawbone计划通过B2C模式提供医疗健康产品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服务,目标群体为临床医生和医疗服务机构。公司不再执着于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智能手环,而是要扩大利润增长空间。此外,Jawbone正在寻求新一轮投资。   相应地,其原有的商业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据了解,其未来的商业模式与Omada有志同道合之处。Omada是一家提供数字健康服务的公司,通过个人教练、智能生物识别跟踪装置、网络社交和在线课程等为受慢性病威胁的人提供数字健康计划,应用的付费与使用者的表现挂钩。   “对于临床医疗的理解是消费电子产品转型医疗健康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用户在医疗领域的消费行为、嵌入消费电子产品的临床医疗参数指症的选择,以及背后对诊断结果判断的医疗团队权威性等,都是消费电子产品普遍遇到的问题。”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王文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从消费电子产品转型医疗健康最可能面临的问题是人体健康大数据的监测的精准性和复杂病况的科学识别,这一难度会导致用户对监测数据的不信任,误差较大的数据进而影响后续的可操作性。要真正把可穿戴健康设备收集数据应用到医疗实际操作,依然任重道远。   “或者消费电子产品可以从一个用户容易理解并有效的模式切入,如Omada大数据模式更多的是基于通过大众易于理解但实际行动效果不明显的饮食和运动的控制来改善用户的身体状态,从而间接达到对各类高发疾病的预防,因此该模式更容易被用户理解并接受。通过用户行为的管理实现最终的预防目的,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可行的。”王文华表示。   在他看来,Jawbone转型可能需要摈弃纯硬件思路,更多地在模式上创新,培养用户并提高黏性,从而挖掘用户的价值。   蔡卓卲则认为,这样的模式需要更多以及更精准的身体数据,内部算法需要通过医疗机构的鉴定,时间和投入成本太高,成为主流很困难。“从硬件转型做服务,Jawbone唯一的优点在于原有的客户群,但Jawbone没有相关的专业技术和能力,也缺乏相应人才,很难顺利转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更多>同类资讯中心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中心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幸会,有你~  |  会员服务一览表  |  匠心商学院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59医疗器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400633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90946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19-0004 (豫)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51号

提示:本网站信息仅供医疗行业专业人士使用,本平台上的提供的信息展示查询和搜索服务,旨为方便医械行业同仁,招商项目和投资合作有风险需谨慎,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