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08-30
医疗领域的“人机PK”
在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记者看到了医疗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生辅助诊疗技术及系统”。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副主任彭绍亮告诉记者,机器人医生通过固定格式的问题和病人交互,根据症状描述开具检查单,检查结果出来后,系统自动出具诊断结论,一线临床医生要做的只是对结论予以确认。彭绍亮表示,“他”已经载入来自全国200多家三甲医院的8000多万份病例,囊括了100多类常见疾病,而所有的运算都在长沙中心完成。
上周“他”还跟全国200多位医学专家进行了PK:工作人员将100份患者数据输入给机器人,现场连接天河超级计算机,4.8秒钟后,诊断结果就出来了,根据对比,除了有些描述用词不一样,机器人的诊断与医生的原始诊断达到100%吻合。
人工智能可完成重复性基础工作
医疗机器人的应用也将目标指向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基层医院面对的多为常见病,医疗机器人完全可以胜任。”彭绍亮认为,医疗机器人可以帮助医生减少重复性工作,今年他们将在湖南湘潭、岳阳的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试点。
来源:新华网(微信号 newsxi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