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11-10
微信也可以买保险了!
微信上线首款保险产品
近日,微信悄然上线了自己的第一款保险产品“微保”,“微保”位于微信“钱包”当中,点开钱包里的“保险服务”,进入的便是“微保”的页面,可以看到一款叫做“微医保.医疗险”的产品,其由泰康在线提供,腾讯微保平台代销,是一款包含重疾赔付的短期医疗险。
从保险金额来看,根据不同的投保年龄,“微医保”收费标准不一,投保人年纪越大,保费越高,最高保费是1422元每年,最低保费是156元每年,总体来讲,收费都比较“接地气”,腾讯表示,“微医保”作为腾讯首家控股保险平台推出的第一款普惠型健康险产品,价格必须真正的亲民,人人买得起。
不同年龄区间的保费
从报销范围来看,“微医保”报销范围突破社保目录、不限疾病种类(重大疾病、意外伤害、一般疾病)、不限用药(自费药、进口药、靶向药)、不限治疗手段(特殊治疗、住院手术、化疗放疗),只要是必需且合理的医疗费用,超出1万元免赔额的部分100%报销,针对100种重疾,提供600万保额0免赔100%赔付的保障。
从赔付效率来看,“微医保”有直赔、闪赔、快赔多种赔付模式,用户可自行选择理赔服务方案。“直赔”,是指用户可选择在500多家网络医院就医,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直接与医院结算,用户无需垫付再报销;“闪赔”则是指若用户在非网络医院就诊,住院后三天内报案,出院时将有专人陪同,协助理赔,实现2小时闪赔,出院立即拿赔款;“快赔”,是指出用户院后再报案,将由顺丰快递上门收件且免邮资,三天内快赔到账。
同时,“微医保”首推重疾住院押金垫付服务,当用户初次诊断罹患100种重大疾病时,在住院之日起5日内申请重疾住院押金垫付服务,可在全国36个城市享受住院押金垫付服务,并承诺自申请垫付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完成。
此外,腾讯强调,“微医保”将不会因为被保人的健康状况变化或理赔情况而拒绝续保,且续保时不会单独调整被保人的保费,续保年纪可到100周岁。
腾讯方面称,目前“微医保”尚处于公测阶段,全国仅有1%的微信用户可以看到,根据6月底微信月活跃账户数9.63亿推算,目前,微保有近1000万人能看到。
推出背景
根据“微保”简介,其主体是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民保险”),2017年10月11日,由腾讯持股57.8%的微民保险获得保监会的批复,准许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这是腾讯在内地首家直接参与且作为第一经营主体的互联网保险企业。据了解,微民保险经营业务包括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代理收取保险费、代理相关保险业务的损失勘查和理赔等,而借微民保险获得一张保险代理牌照的腾讯作为大股东,贡献出了9亿多用户的微信以及QQ平台两大流量入口开展保险销售业务,此次推出的“微医保”保险业务则首先在微信试水。
事实上,在获得保险代理牌照之前,腾讯已经多次涉足互联网保险,除了微民保险外,腾讯还持有英杰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20%股权、和泰人寿15%的股权。
同时,9月底,腾讯入股的另一家保险公司众安保险刚刚登陆港交所,按照此前公布的公开招股书,腾讯控股在众安保险的持股达到10.42%。而就在11月7日,微信支付联合众安保险在医院实现试点落地“微信快捷理赔”服务,即患者在就诊完成付费后,只需在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商保理赔功能中选择“申请理赔”,经过填写信息——选择费用——确认收款方式三步即可完成理赔申请,保险公司核赔成功后即可完成理赔,在整个理赔过程中,患者无需提供纸质材料,只需通过微信即可在线上快速完成医疗保险理赔,对于3000元以下的小额理赔,用户还可通过微信钱包快速收款。
腾讯曾表示,自己不仅仅只想做一个保险产品代理销售平台,而是想做一个定制化平台,在市场上已有的高度同质化保险产品之外,由合作伙伴开发一些定制化的保险产品。
很显然,手握海量数据和客户资源的腾讯已经不甘于只做代销渠道,而是想要参与到产品研发和未来的市场利益分割中,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6年,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从28家增长至117家,互联网保险收入从2011年的31.99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2347亿元。
正是看重了保险业务的快速增长,再依托9亿多用户构筑的高黏性微生态,腾讯早已思量从中分得“一杯羹”。
对于目前保险市场有何影响
根据腾讯自己的说法:国内的互联网保险平台大多采用大卖场形式,每个险种都可以看到十几家保险公司的产品,用户很难做出选择。所以微保选了一条不一样的路--每个险种只推出2~3个产品,精准匹配用户需求、简化条款、加大保障范围、增强理赔跟进服务等。同时,用户在微保不仅可以购买到知名保险公司高性价比的产品,还能享受到微保的独家优惠与增值服务。
腾讯表示,通过严选,帮助用户做减法,再与腾讯独有的场景结合,使保险体验变得更加简单、时尚、好玩,让用户有需要的时候,接触到适合他的保障。
因此,“微医保”刚刚一推出,就有行业人士就表示:该产品几乎可以称得上目前市面上条款最优的健康险产品,还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款产品对保险业的冲击,可能不亚于余额宝对传统理财市场的冲击。”同时,网上也出现了类似这样的声音:“微保上线,其他保险公司没得玩”、“微保让保险公司要倒闭了”等激烈的言论,那“微保”的上线究竟将给保险业务市场带来什么影响?是搅局者,还是颠覆者?
有资深投资人士表示,不可否认,“微保”的上线对于险企肯定有冲击,但这种冲击也是结构性的。
首先,大型险企的主要产品是代理人渠道销售的大额、期缴、长期的保障型或储蓄型产品,类似微保的这类短期医疗险往往作为大额保险的搭配销售,或者用来引流,其主要目的不是赚钱。就“微保”来说,即使有冲击,也冲击的是传统险企最不重要的部分,还别说目前很多大型保险公司都有同类产品,因此影响并不是网上传言得那么强烈。
其次,就保险产品本身的功能来讲,短期的消费型的医疗险保障程度也是不够的,短期医疗险随着投保人未来年龄增长费用也会增长而且不确定,产品是否停掉也不确定,不一定可做到终身保证续保。
再者,当前主流人群以购买大额期缴、保障期长并且到期返本的保险产品为主,这也是保险公司的主流产品。消费型短期医疗险和长期期缴返本的保险的产品与前者的本质区别就像“租房”和“买房”的区别,就目前来看,还是买房的需求是主流。
当然,上述投资人士也表示,“微保”的上线有利于提高全民保险意识,同时促使传统保险公司进一步改善产品和服务。
据微保董事长刘家明表示,未来要继续挖掘腾讯本身跟保险相关的一些场景和数据,补齐不同的险种。在健康险之后,微保还会陆续推出的车险以及与腾讯的虚拟场景相关的保险产品。
来源: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