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1-1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医疗污染物集中处理的场所,也是医院锐器伤高危科室之一[1]。有调查[2]显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意外伤害率最高的是锐器刺伤,占87.8%。如何有效降低消毒供应中心锐器伤风险是医院管理者需高度重视的课题。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是一种以前瞻性观点分析问题,在不良事件发生前洞察可能发生错误,从而进行预防的风险管理方法[3]。自2016年1月起,赣州市人民医院质量管理办公室联合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应用FMEA,对消毒供应中心可复用医疗器械处理流程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评估,以寻找和实施锐器伤防控对策。
1 FMEA实践
1.1 成立FMEA团队
由9人组成,包括质量管理办公室、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的管理者和业务骨干。团队成员平均工作年限12.2年,学历均为本科及以上,且精通业务,熟悉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并接受过风险管理和FMEA知识技能系统培训。
1.2 分析失效模式和影响因素
团队成员根据实际情况将可复用医疗器械处理流程确定为:使用后预处理→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发放。
(1)运用头脑风暴法,讨论、列出每一个步骤的可能失效模式,找出可能的潜在原因。
(2)制定失效模式调查表。纵列为失效模式和潜在风险原因,横列为严重度(Severity,S)、发生频率(Frequency of Occurrence,O)、不易探测度(Likelihood of Detection,D)。
(3)参考《中国医院评审实务》[4]要求,制定严重度、发生频率和不易探测度评分标准(表1~表3)。
(4)组织风险评估。组织FMEA团队成员及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共23人,对失效模式和潜在风险原因进行严重度、发生频率和不易探测度评分。共发放评分表23份,回收23份,回收率为100%,有效23份,有效率为100%。
(5)计算事先风险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RPN值为严重度、发生频率、不易探测度三者的乘积,取值在1~1 000。RPN值越大,表示失效模式安全隐患越大 [5]。
(6)明确失效优先次序。将RPN值由高到低排序,选择RPN值≥100的失效模式和潜在风险原因作为关键失效模式进行优先改进。
1.3 拟定和实施改进计划
对RPN值≥100的失效模式和潜在风险原因制定改进措施(表4),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科室和个人,并规定完成时间。
2 效果
对实施改进措施前(2015年1月-12月)与实施改进措施后(2016年1月-12月)关键失效模式和潜在风险原因RPN值、员工锐器伤发生人次进行比较。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配对t 检验,检验水准α=0.05,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5显示,实施改进措施前后关键失效模式和潜在风险原因RPN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员工锐器伤发生人次由2015年的12人次降低为2016年的4人次。
3 结语
医院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操作由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器械检查与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发放等步骤组成。每个步骤均有可能发生锐器伤。但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由于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教育、医院安全文化、人员配备、设备设施配置、锐器伤防控措施监管等不同,锐器伤具体薄弱环节及防控重点也会不同。FMEA是一个有效的风险评估及改进工具,能很好地暴露项目管理和流程控制中的薄弱环节,通过量化指标RPN实现对关键项目的标准化管理和改进[9]。本研究通过RPN值计算,明确了消毒供应中心锐器伤风险防控薄弱环节,为制定和实施防控对策提供了有力指引,提高了改进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锐器伤发生概率高、涉及环节多,理想的防控策略需从医院整个管理体系着手。FMEA是一种基于团队的前瞻性管理模式,是在行动之前以量化的形式来确定哪些环节需改进,是一种在行动之前就认清问题并预防问题发生的方法[10]。本研究由质量管理办公室、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的管理者和业务骨干组成团队,通过应用FMEA,以临床科室对器械使用后的预处理为起点,对整个锐器处理流程中的每个操作步骤进行系统分析,挖掘失效模式和潜在原因。FMEA分析结果显示,消毒供应中心锐器伤高危因素不仅存在于器械处理操作环节,而且与临床科室对使用后器械分类整理、初步冲洗及器械清点交接密切相关。对此,质量管理办公室、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消毒供应中心联合制定系统锐器伤防控措施,从源头上和体系上降低了消毒供应中心锐器伤发生风险。由于质量管理办公室、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及临床科室的重视与介入,使各项防控措施得以落实。
综上,应用FMEA对可复用器械处理流程进行锐器伤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评估,寻找和实施针对性强的防控对策,有效降低了消毒供应中心锐器伤风险,减少了锐器伤发生人次。
参 考 文 献
[1] 康 虹,王庆妍,唐四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锐器伤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2):126-128.
[2] 黄琼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风险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178-184.
[3] 韩 丽,任自文,董 军.应用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防范心内科介入医生职业暴露[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6,23(2):19-21.
[4] 张宗九.中国医院评审实务[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312-327.
[5] 吴洁人,邵征洋,韩 颖,等.FMEA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3):236.
[6] 高莹娇,郝玉全,韩雪松.不同保湿方法对口腔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2):180-181.
[7] 周 珊.保湿对使用后不同时段清洗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5):392-393.
[8] 胡 欣,郑东月,吴晓燕.碱性清洗剂应用于夜间手术器械保湿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5,22(9):59-61.
[9] 伍永慧,施 雁.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4A):42-44.
[10] 庄敏.FMEA模式在病区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0,21(11):119-122.
来源:中国卫生质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