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区域  脉动真空灭菌器  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化  医院  招标  标识  CA认证  标志  导视 

河北医疗行业大变化 五项制度改善医疗服务

   日期:2018-03-08     浏览:249    
核心提示:发布日期:2018-03-08   日前,河北省卫生计生委结合河北省实际,制定了《河北省进一步改

发布日期:2018-03-08

 

  日前,河北省卫生计生委结合河北省实际,制定了《河北省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相关工作进行具体安排。

  建立预约诊疗、远程医疗等五项工作制度

  2018年起,河北省医疗机构要建立预约诊疗、远程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五项工作制度,力争实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享。

  在预约诊疗方面

  三级医院进一步提升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预约时段精确到1小时。建立医联体内预约诊疗制度。三级医院优先向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预约诊疗号源。对于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引导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扩展预约服务范围,逐步完善预约服务,建立住院床位、日间手术、健康体检和咨询等预约制度,探索提供预约停车等延伸服务。

  在远程医疗领域

  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将远程医疗服务范围扩大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更多的适宜患者能够在家门口获得上级医院诊疗服务。充分依托家庭签约医生,为签约患者提供适宜的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监测、远程健康教育、远程用药咨询等服务。医联体牵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病理、远程查房、远程监护、远程培训等服务。

  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建立并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开展医联体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内实行检查检验结果实行互认。开展京津冀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设立多学科诊疗门诊

  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设立多学科诊疗门诊。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医疗机构可以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

  建立和完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

  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建立和完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在地级市和县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提高各相关专业救治能力。加强医疗机构内部各救治中心相关专业统筹协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加强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建设。建立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与各救治中心网络,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陆地、空中立体救援模式。

  提供连续医疗服务

  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医联体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医联体内建立并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医联体内以信息化为手段,形成患者有序流动、医疗资源按需调配、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分级诊疗格局。

  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

  医疗机构围绕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扩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提供与其诊疗科目相一致的、适宜的医疗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移动支付、床旁结算、就诊提醒、结果查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应用可穿戴设备为签约服务患者和重点随访患者提供远程监测和远程指导,实现线上线下医疗服务有效衔接。

  医疗机构加强以门诊和住院电子病历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为医疗质量控制、规范诊疗行为、评估合理用药、优化服务流程、调配医疗资源等提供支撑。医疗机构应用智能导医分诊、智能医学影像识别、患者生命体征集中监测等新手段,提高诊疗效率;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配药发药、内部物流、患者安全管理等信息化、智能化。

  卫生计生部门将与人社部门沟通,加强基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居民健康卡、医保卡等应用,实现地级市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患者使用统一的就诊卡可以在任一医疗机构就诊。整合就诊卡就诊、结算、支付、查询、挂号等功能,实现行政区域患者就诊“一卡通”。

 

来源:石家庄日报

 
 
更多>同类资讯中心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中心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幸会,有你~  |  会员服务一览表  |  匠心商学院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59医疗器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400633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4126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19-0004 (豫)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51号

提示:本网站信息仅供医疗行业专业人士使用,本平台上的提供的信息展示查询和搜索服务,旨为方便医械行业同仁,招商项目和投资合作有风险需谨慎,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