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3-16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月13日电,据俄奔萨州政府网站消息,一家由中俄合资的创伤和矫形设备厂将于2018年6月在当地投产。消息指出,中方投资者是纳通医疗集团。
早在2016年8月时,就曾有俄罗斯方面消息称纳通医疗集团与俄罗斯Titanmed公司和MedEnj公司将在奔萨成立矫形产品联合生产厂。消息称,合资公司设在奔萨“拉梅耶夫”技术园,当时已开启注册程序。
不过,另有俄奔萨新闻网消息曾称,2016年12月8日,奔萨州政府、莫斯科Titanmed公司与上海博进医疗器械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备忘录,要在奔萨州建立合资企业,奔萨州州长还将亲自监督确保有关成立俄中矫形产品联合生产厂项目的实施。这一消息在上海博进公司官网上亦能查询到。
两条消息有所矛盾,目前,能确认的是中俄企业联手在俄罗斯建了个矫形器械生产厂,但双方投资者到底是谁还待进一步确认。
中方两大疑似企业中,纳通医疗集团创立于1996年,靠骨科业务起家,后不断拓展产品线和业务领域,目前,集团已坐拥不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比如知名骨科耗材企业天津正天公司、口腔种植体生产企业北京莱顿公司、芬兰生物可降解材料企业芬Inion公司等,也是德国WALDEMAR link等产品的国内代理。
上海博进医疗器械公司199年成立,主要生产医用电动锯钻、便携式手提X射线透视仪、骨折治疗仪、骨科工具。
参与投资的俄方企业——莫斯科Titanmed公司成立于2010年,从事外科植入物的供应。
另一家被传参与的俄方企业——奔萨MedEnj公司成立于1994年,主要从事人工心脏瓣膜的生产,在俄罗斯占有该医疗产品65%的市场。
15亿美元,中国企业拟在俄建医疗设备基地
此外,在2017年,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州政府曾有消息,中国企业计划在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经济特区建立一个医疗设备生产基地。
该项目到2026年总投资额约15亿美元,计划生产X射线机数字检波器、高科技远程医疗设备等,以及建设物流中心、科研机构等。
消息称,这一15亿美元投资项目的实施者是“NTM”集团。
目前,尚不清楚,这个“NTM”集团是否为纳通医疗集团(NATON MEDICAL GROUP)的简称,抑或是别家企业。
大博医疗也要在俄建合资厂
无独有偶。
去年才在深交所上市的另一家骨科耗材生产企业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去年12月发了个公告,要在俄罗斯和智利各投资设立一家子公司。
大博医疗拟在俄罗斯联邦克罗麦沃州设立大博医疗(俄罗斯)有限公司,其中大博医疗占股75%,另有俩俄罗斯公民各占股12.5%。该企业将主要从事骨科、神经外科等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大博医疗拟在智利圣地亚哥设立大博医疗(智利)有限公司,该企业主要从事骨科、神经外科等医疗器械产品的销售,大博医疗全资持有100%的股权。
大博俄罗斯公司拟在2017-2022年总投入160.6万美元,不仅要在俄罗斯销售骨科医疗器械,还有建厂的打算。
大博医疗称,设立俄罗斯及智利公司是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为了开拓中东欧及南美两大潜力巨大的医疗器械市场。
中俄商讨在俄境内建医用耗材企业
而在2016年12月时,俄罗斯联邦工业贸易部也曾公开表示,俄罗斯与中国正在研究在俄境内建立医疗器械生产厂的问题。
当年10月,俄联邦工业贸易部第一副部长在与中机工程公司董事长会晤期间,讨论了实施3个工业企业投资项目的问题,这3个企业是专业生产带有防止重复使用技术的医疗器械,包括注射器在内。
其实就是一次性耗材企业了。
中国医械企业出海新时代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进军海外,正在迎来一个多元化、多点开花的新时代。
不仅仅有出口产品的,比如“敷料几巨头”振德、奥美、稳健等等,再比如卖医疗设备的迈瑞、卖高值耗材的微创,都已经把国外市场做到了与国内市场同等,甚至占比更重的地步。
有掏钱并购,买企业、买技术、买产品、买品牌的,这条路也是走的最多的,瞄准的则多是欧美等发达地区,以及以色列这样的新兴热点地区。
在这一领域,近年来,新参与进来的企业越来越多,单笔并购金额也越来越大。
典型并购案例,比如威高56亿买爱琅,楚天科技11亿元并购德国ROMACO集团,万东和云锋基金等联手19亿买百胜,微创12亿买索林业务,蓝帆59亿买柏盛国际,三诺生物14亿买下美国血糖仪厂商,又有意竞购强生业务等等。
也有直接出资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或是合资公司的,甚至不少还是要投资建厂,在国外打造研发和制造基地或中心。
典型的,比如鱼跃医疗在德国图特灵根市设立全资子公司,要搞鱼跃德国制造。再比如,上述所提的纳通(or 博进)、大博等在俄罗斯投资/合资建厂。
从业内企业动态来看,俄罗斯正在成为一些有实力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出海选择。这显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在部分领域技术上已经与世界同步了,也具备了资源全球化配置、对外输出资本也输出技术的实力。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正在试图以一种全新的面貌走向世界,这是大胆的探索,有风险、有挑战,比如对中国品牌的认知度、文化差异、法律纠纷等等,但也有广阔市场空间和前景的诱惑。
而不仅仅是俄罗斯,更多的自身医疗产业薄弱、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也或将成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出海选择。
作为国家战略推出的“一带一路”,提供了一个契机,有业内企业也已蠢蠢欲动。
比如,包括康达医疗、乐普医疗、美康生物、凯利泰、维卓光华等在内的医疗器械企业们,在去年底召开了一个医疗器械产业“一带一路”工作座谈会,就抱团出击“一带一路”国家进行了探讨。
乘风破浪应有时,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再出海,接下来还会有谁?!还会走到哪儿?
来源:赛柏蓝器械(微信号 med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