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5-11
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患者在物理治疗师的帮助下训练前臂和腕关节的力量。
专业机构人满为患
老年人、伤残人员、慢性病患者等康复治疗需求日渐增长
提起2017年10月31日,在北京打工的甘肃小伙吴志强下意识地抱紧了右臂。小吴在大兴区一家餐馆做服务员,那天他骑车上班,被一辆汽车撞伤,导致右肩脱臼。同事赶紧将他送往附近医院做了手法复位术。
因为怕乱动影响康复,他一直没敢活动右手,结果两个月后拆下肩带,一抬手就疼。此后的三个月里,吴志强成了“独臂人”,不能胜任工作,连生活都难自理。“洗不了脸,刷不好牙,睡觉也脱不了衣,这难受只有我自己清楚。”他说。
吴志强苦苦寻医,找了多家医院骨科,挂了不少专家号,但医生们大多告诉他:来晚了,找骨科治不好。今年3月,吴志强辗转找到北京博爱医院,做手术解除了关节粘连,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做了6天康复训练,右手终于能稍微活动了。
这是一家以康复为主的三甲综合医院,它还挂着一块牌子,叫“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是国家康复医师临床培训基地,也是中国最早从事康复研究的机构。尽管这里有1100张床位,但面对全国各地涌来的患者,依然难以满足需求。
从山东淄博市前来就医的李凯磊,排队一周多才住上院。“他脑梗之后偏瘫,在本地做康复不见效,才到北京来治,但这里人多啊,我俩排着队,又担心错过最佳康复期,住进来之前直发愁。”李凯磊的妻子吕丽对记者说。
家住北京朝阳区芳草地社区的马君,今年春节在东大桥公交站不慎摔了腿,被送往北京朝阳医院,结果诊断为左腿胫骨骨折。“石膏打好了,可腿还动不得,朝阳医院床位有限,我上哪儿住院去?”好在朝阳医院有个医联体,它下面的朝阳区八里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是该院骨科康复基地。马君的骨科医生帮她联系床位,结果,这家有150张床位的大型社区康复中心依然没有多余床位接纳马君。“我等了半个月,那家中心才空出一张床来。”
“别看我们是社区康复,但床位紧张极了。每年有几个时段,一张多余的床也没有,床位占用率常年高于90%。”八里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吴涛说。
中国康复科学所所长李建军认为,疾病谱的改变把康复医学推向了医疗市场前沿,中国康复治疗需求巨大。
一是老年人有需求。2017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4亿,65岁以上的人口达1.58亿,去年新增60岁以上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今后可能每年都按此规模增长。
二是伤残人员有需求。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推算,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已达8502万人。其中,约75%是后天致残,突如其来的意外对他们身心造成巨大伤害。
三是慢性病患者有需求。我国现有确诊慢性病患者近3亿人,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患者。慢性病会损伤重要脏器,容易导致伤残,影响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这一人群的康复治疗需求也与日俱增。
康复医疗发展不够快
深层原因是康复治疗师的职业认可和法律保障不够
“我国康复治疗供给缺口巨大,首先表现为人才培养不足。”张超是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作业疗法科的主管治疗师,2009年她从首都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毕业后,到香港理工大学攻读作业治疗学硕士,之后又攻读博士。当时,内地的医学院校几乎没有开设康复治疗学的相关硕博士点。后来,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标(2012年)》中设置了康复治疗学专业,培养能开展专业康复治疗的康复治疗师。据统计,设立康复治疗学专业的高校由2010年的47所增加到2015年的128所,年招生人数由2010年的1900人增加到2015年的7200人。
张超是科里的两位博士之一,身边还带着一批首都医科大学的本科生和外地来的进修生,她除了要承担康复治疗工作,还要带这些学生上课和实习,每2周要给他们上15节课。
李建军认为,当前康复人才稀缺是系统性的,各康复专业人才都存在缺口,尤其以康复治疗人才最为缺乏。“世界各国康复治疗师平均为每10万人口70人,而我国仅有0.4人,目前还缺30余万人。”
康复人员结构不合理,也加剧了康复供给短缺。“目前大部分康复机构的人员结构表现为‘两少一低’,即业务技术人员占比少、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少、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层次低,甚至在某些康复机构出现非专业技术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倒挂的现象,影响了康复供给质量以及康复事业发展。”李建军说。
刘惠林是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系统理学疗法科主任。1985年,包括他在内的45位康复治疗人才经过日本康复专家团队的3年培训,成为我国第一批康复治疗师。
“康复医疗在中国发展较缓慢,我认为有一个深层原因,就是康复治疗师还不是一个获得国家认定的职业。查阅人社部制定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找不到‘康复治疗师’,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该职业予以保障和规范。”刘惠林说。
刘惠林认为,康复治疗师对生命健康影响大,技能要求很高,理应纳入职业认定。“康复治疗师要么挂靠到按摩理疗这块,要么就拿自己的技术职称证当作执业证,导致康复治疗师缺乏职业归属感。”
刘惠林告诉记者,在欧美国家,从事作业疗法、物理疗法的康复治疗师,均有各自细分的职业法规。在美国,康复治疗师是有运动处方权的,能够单独开业。而我国康复治疗师更愿意待在三甲医院里,因为去基层待遇低、康复力量薄弱,难以提升自己。这加剧了康复资源分布不均、质量不高、差距较大、连续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基层才是康复治疗的主战场,不能让患者都往大医院挤。如果大医院的优质资源不下沉,就会导致患者出院后康复不力再重返医院做康复的恶性循环。”
越早介入,效果越好
一些专科医生和大部分患者的康复意识还没有跟上
“康复治疗,早期介入意识非常重要,恰恰在这方面,医生和患者都很缺乏。”张超说,比如老人的腕部、前臂容易因磕碰发生远端骨折,按骨科老式固定方法,会用石膏包裹整个手,包括手指。但懂康复的骨科医生不会这么做,会把石膏打在手掌位置,露出手指,因为固定整个手会导致老人手指、手肘乃至肩关节疼痛。去年,因这种问题来找她治疗的就有50多人。
“还有粉碎性骨折后做钢板固定,有些医生固定后就不管了,致使患者手肘疼痛、活动不便,这些麻烦往往持续小半年,而力量的损失则终身不可逆,这都是不懂或忽视康复的后果。”张超认为,一些与康复相关的专科,比如神经科、骨科医生,在衔接上做得还不到位。“在康复治疗成熟的国家,患者在手术台上就有康复治疗师制定计划,术后便能执行。在国内,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这种康复意识还没有跟上。大部分骨科病人以为接上骨头自己就能好,其实越早康复,效果才越好,当然这也对康复治疗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在我们这里,患者术后第二天就有康复治疗师介入,这在不少医院还难以实现,因为各地人才水平、重视程度都有差别。”
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主任周景升认为,患者和家属多数只在病后才重视康复,这是远远不够的。他管理的康复治疗团队,每个人都承担起康复宣教的工作。“我们要求每名接触患者的员工都要做康复宣教。康复医生告诉病人怎么预防疾病复发,康复治疗师告诉病人怎么练习姿态,护士告诉病人怎么防止摔倒。医院还会指导患者出院后如何康复,比如调整饮食和生活规律、情绪管理以及支具使用事项、家庭布置改观等。”
“有的截瘫病人排尿功能受损,会主动按压腹部让膀胱排尿,这是患者在缺乏康复意识情况下的自发行为。但这样做,风险极高,容易使尿液逆流引发肾积水和肾衰。如果有康复治疗师教他们如何清洁导尿,就能避免这些无意识的伤害。”周景升说。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