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区健康促进会供稿
【宁波线上问诊配药入户纳入医保报销】2月12日,宁波市卫生健康委、医疗保障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实行居民常用药品配送入户的有关通知》。一是引导鼓励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就诊。目前全市15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4000名基层全科医生已入驻云医院平台,全部实行排班制度,保障每日时时在线全科医生至少100名以上。二是疫情三级响应及以上期间,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提供的线上诊疗费按 5 元/人次的标准收取,配送的相关药品价格参照基层医疗机构标准执行,居民免收药品配送费。宁波市相关大型药品供应商接收订单后,提供药品调剂、物流配送等服务,在物流企业运力尚未恢复前,最长 5日内送达患者指定地址,随着物流企业的全面复工,配送时间可进一步缩短至2日以内。三是居民先自费、后期报销“零跑腿”。宁波云医院平台与市医保中心直接进行网上诊疗信息数据传输,网上诊疗的诊疗费、药品费将先由参保人员先期自费结算,医保中心对平台上产生的互联网诊疗信息进行后台审核,对符合政策报销范围内的互联网诊疗相关费用,将由医保中心直接将销费用划入参保人员社保卡金融账户,从而实现老百姓“零跑腿”。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供稿
【吉林省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助力全省疫情防控社区大排查】吉林省利用好省统建基层信息系统资源,参照全省健康扶贫信息排查模式,增加功能模块,通过全省993家基层医疗机构,实现每日网络直报全省社区大排查居家隔离人员健康管理情况,排查出的发热人员与各地疫情防控部门做好衔接,在准确、快捷的基础上,切实为基层减负,释放基层人员精力更好地投入到疫情防控、排查一线,确保全省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相关数据为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决策、研判疫情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全省疫情防控排查做到不落一户、不落一人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保障。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供稿
【天津市宝坻区家庭医生团队使用智能语音外呼技术服务助力社区疫情防控】天津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各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试点应用“智能语音外呼”技术服务,同时间赛跑,以家庭医生团队为单位建立账号,以辖区居民为服务对象,通过快速、批量的电话随访和短信通知,协助开展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随访、疾病筛查和健康宣教等工作。上线智能语音外呼系统后,只需设置好呼叫任务,执行一键语音电话,任务结束后即可查看结果,数据统计非常清晰,一目了然。极大解放了基层卫生人力,将更多的时间投入服务患者、抗击疫情中。
目前“智能语音外呼”系统已在天津市滨海等10个区8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投入使用,系统每日可支持电话呼叫60到70万人次,短信通知发送200万条以上,平均每分钟可拨打400通电话,并对通话内容进行记录和反馈,自动生成统计报表,不仅为社区防控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为基层医务人员赢取了宝贵的时间。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供稿
【包头市发布实施全国首个疫情防控地方标准】为更好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强化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指导社区科学有序地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于2月17日发布实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管理规范社区》(DB1502/T007-2020),是我国首个针对社区新冠肺炎防控的地方标准。
该标准经市场监管局、食药检验检测、疾控、物业管理处、物业管理协会、物业公司、居委会、都兰社区等单位联合制订,经广泛征求意见、5次集中讨论修改及网上公示,最终经包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现以非常时期、特事特办的原则及时发布试行该推荐性地方标准。从组织机构、防控保障、疫情监测、应急处置、重点区域消毒、垃圾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科学指引,为包头市社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供稿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抢占疫情防控战略高地】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有效整合市、区、乡、村四级医疗卫生资源,有效阻遏了疫情蔓延扩散。2月1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肯定并推介了雨湖区的做法。一是硬件提档强基。2014年雨湖区深化医改以来,实施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工程,筹措资金建设雨湖区公卫综合大楼,改扩建卫生院,完成所有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区医疗卫生条件全面改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条通道”进行科学规划,有效分流员工、普通病人和发热病人,合理设置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为疫情防控奠定扎实基础。二是卫生队伍强能重塑。全区所有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配备全科执业医师,全面加强诊疗培训,严格把控“三关三问”诊治流程,科学落实“三级防护”,杜绝就诊环节交叉,有效避免了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漏诊现象发生。疫情爆发后,全区12家基层卫生院第一时间设置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累计预检分诊6253人次,其中有相关流行病学史84人次、发热门诊就诊528人次、向定点医院转诊58人次,取得了预检分诊全落实和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双胜利。三是医卫资源下沉提效。坚持区属医卫能力建设与区域医卫资源整合同步发力,引导推动驻区的市级医院与区管基层医疗机构组建医联体,开创了优质医卫资源下沉、惠民医保政策扩面、多级医疗业务协同的医改全新局面。先后组建2个紧密型医联体,结对的乡镇卫生院迅速升级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了制氧机房等设备设施,开设了综合内科、综合外科、中医科、DR室、手术室等临床科室,并按照二级医院模式进行管理。疫情防控过程中,各医联体协同构建了“村医排查、乡镇预检、疑似转诊”的分级防控应对机制,在有效防范疫情区外输入风险和控制区内蔓延扩散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供稿
【广东省光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把预检分诊关】预检分诊是医疗机构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完善优化预检分诊工作流程,细化防控措施,增设医学观察点,制订中心发热患者诊疗规范、高度疑似病人转诊流程、临时医学观察点标识指引等。多次组织预检分诊点的医护人员参加防控知识培训及实操演练,坚持考核后安排上岗,严格要求分诊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对预检分诊点、未发现疑似病例的门诊按时进行预防性消毒。中心召集了22名医务人员到预检分诊队伍,由护理部管理调度及培训,保证每天每班有3名人员在岗。目前,中心预检分诊处共流调了一万三千余人,未发现具有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未发现疑似病例,无出现一例暴露风险,医务人员“零感染”,较好地发挥了疫情防控“守门人”的作用。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供稿